家長課堂 | 勞動節,父母不妨這樣引導孩子
發布:家校共育中心 來源:原創 發布時間:2022年05月07日 閱讀次數:0
★
★
勞動無處不在
★
★
★
國際勞動節又稱“五一國際勞動節”、“國際示威游行日”(International Workers' Day或者May Day),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。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。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。
新中國成立以后,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,全國放假一天。每年的這一天,舉國歡慶,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,興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園、劇院、廣場,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,并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。
“五一”勞動節快來了。勞動節是勞動者的節日,設置這個節日的本意,是為了弘揚勞動精神,樹立勞動光榮的意識??墒侨缃?,勞動節在一些人心中卻變成了“旅游節”,在五一假期中外出旅游,賞花賞景,完全將勞動拋棄在了腦后,這恐怕是違背勞動節本義的。尤其是對于孩子們而言,勞動節不能成為他們的“旅游節”。要讓孩子們在勞動節里來一場勞動,用勞動過好勞動節。勞動節即將來臨之際,為了孩子有勞動意識,學習勞動技能,并了解和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,激發幼兒的勞動熱情,家長不妨按照以下幾個方面教育孩子。
應該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
勞動離不開意識的培養,提高孩子的勞動意識,是提升勞動能力的前提和基礎,也是基本的思想保障?,F在,大多孩子是獨生子女,可能缺乏勞動意識。在學校忙于學習,追趕成績,沒有時間從事勞動體驗,接受勞動教育。在家里,父母寵溺,一切由父母包辦,沒有機會從事勞動,更有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學習最重要,對孩子生活一味包辦代勞,任何事情都不讓孩子插手,養成了孩子“衣來伸手、飯來張口”的惰性。缺乏勞動精神,缺乏勞動意識,身體力行地參與勞動就無從談起。這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和品格培養。
家長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,從思想上提高孩子對勞動的尊重和重視。比如,可以帶著孩子做家務,打掃房間,讓孩子自己嘗試著整理清洗自己的衣物;比如,讓孩子單獨做一頓早餐,讓孩子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,以此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勞動意識。這樣不僅能加深親情,還能培養孩子的勞動精神。
應該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
家長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公益勞動或活動,比如外出進行一些勞動,去田間勞作,采摘果實等,或者去養老院、敬老院打掃衛生,去公園撿拾垃圾、義務植樹,等等。通過這些公益勞動來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,樹立勞動光榮的理念。作為家長,應該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勞動能力,適時放手,讓孩子養成獨立生活、熱愛勞動的習慣。
讓勞動轉變成游戲
玩是孩子的天性,家長就要巧妙利用這一點,讓勞動和游戲相結合。家長巧妙地讓勞動和游戲相結合,就能夠喚起孩子對勞動的興趣。當孩子感覺做家務活兒就像玩游戲那么有趣時,他們一定會喜歡的。
另外,在勞動過程中,家長應該主動開口,和孩子交流、互動??梢越o孩子講故事、唱兒歌、背古詩,讓孩子在勞動的同時,能夠獲得輕松、愉悅的情感體驗,在說說笑笑中,完成了勞動任務,孩子非但沒有感覺到累,反而感到和家長之間更親密、融洽了。無論孩子說什么,家長都不要質疑和指責,而應該耐心傾聽、分享孩子的心事,讓孩子勞動、傾訴兩不誤,讓孩子在勞動中得到情緒的釋放,還可以起到減壓的作用。
應該加強孩子的勞動教育
家長可以組織孩子去企業廠礦、建筑工地,去參觀工人師傅的勞動場景,參觀勞動展覽,通過現場教育感受勞動之美,幫助他們從內心養成尊重勞動、崇尚勞動、熱愛勞動的思想。如今孩子缺乏勞動,也與缺少勞動場地有關。很多時候,孩子想勞動卻苦于沒有工具,沒有場地,讓孩子的勞動愿望無法開展。因此,相關部門也應該考慮到這些,在小區規劃出勞動場地,家庭里也應該購置一些簡單的勞動工具,創造條件,提供場地,方便孩子勞動。
勞動最光榮
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,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:愛干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干家務的孩子,成年之后的就業率為15:1,犯罪率是1:10。另有專家指出,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家務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、認知能力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。那么,怎樣才能令孩子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呢?
用積極的態度感染孩子:家長的態度是有感染力的,如果你對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保持喜愛,就會吸引孩子一起加入。
拆分任務步驟,耐心等待孩子:把一個任務分拆成數個步驟,耐心的給孩子做示范,回答他的疑問,這樣孩子才能更理解要求,并且獨立完成。
讓孩子靈活選擇家務活:給孩子提供一份他能夠完成的家務清單,讓他自由選擇其中的一兩項工作,這會讓他感到自己擁有選擇和控制的權力,心甘情愿去做自己選擇的事項。
家長陪孩子一起做家務,營造氛圍:邀請孩子一起做家務,用合作的方式安排家務,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協作過程中的一員,一家人在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,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,而不是服從的一方。
日常生活中,家長們也要為孩子做好表率,率先垂范,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,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自覺參與勞動,營造熱愛勞動的家庭氛圍。這些都是勞動節的應有體現,也是孩子健全成長不可或缺的教育。用勞動過好勞動節,這樣的做法不僅是節日文化的回歸,也是勞動傳統的展現,更是孩子不可或缺的教育養分。
本文轉自 學做智慧好家長
部門 家校共育中心